【教育动态】高新区(新市区):人工智能科普进校园 让学生与科技“零距离”
为进一步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激发青少年对科学技术的兴趣与探索欲,4月27日,市级科技特色校、乌鲁木齐市第八十三中学邀请新疆羽林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开展以“人工智能科普进校园”为主题的科普活动,为师生带来一场精彩的科技盛宴。
四足机器人与学生“零距离”接触。
活动伊始,新疆羽林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详细阐述了机器人技术在应急救援、能源、医疗等关键领域的广泛应用。那些原本只存在于科幻想象中的场景,在工作人员的讲述中逐渐变得清晰可感,让同学们对机器人技术有了初步认知。
“人工智能进校园——未来的你如何与AI共舞”科普讲座。
同学们在科普讲座中互动交流。
随后,一场围绕“机器人还能帮我们做哪些事”的头脑风暴热烈展开。同学们纷纷打开话匣子、各抒己见,思维的火花在交流中不断迸发。从日常家务中贴心的助手,到医疗领域里精准辅助治疗、悉心照顾病患的得力伙伴;从浩瀚宇宙中探索未知的先锋,到广袤农田上助力农业生产的智慧能手……大家尽情畅想着机器人未来的无限可能。这一环节犹如一把神奇的钥匙,不仅为同学们打开了前沿科技知识的大门,更极大地拓展了他们的思维边界,让他们对人工智能在不同领域的多元应用有了更为全面、深入的认识。
活动现场,孩子们与智能机器人“零距离”互动,亲眼见证机器人如何精准无误地完成指令,如何与人类进行流畅自然地对话,甚至还能看到机器人随着欢快的音乐翩翩起舞。这些生动有趣、充满科技感的体验,让孩子们不禁发出阵阵惊叹,科技的神奇魅力在他们心中种下一颗探索未知的种子,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索的浓厚兴趣。
乌鲁木齐市第八十三中学四年级(1)班学生李宇轩说:“这次活动让我对人工智能有了全新的认识,原来AI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特别喜欢那些机器人,它们不仅能做很多危险的工作,还能帮助人们提高效率。我以后也想学习编程,让机器人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乌鲁木齐市第八十三中学少先大队辅导员张德花说:“乌鲁木齐市第八十三中学是科技特色校,办学过程中,十分注重科创实践。未来,学校将继续加强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搭建更多科技活动平台,广泛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
近年来,高新区(新市区)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改革,被教育部认定为“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2024年1月被教育部办公厅推荐“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长期以来,坚持开展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积极创建人工智能教育实验校。通过政企合作,推动编程教育普及,组织学生参与赛事,累计获国家级奖213项、自治区级奖1937项、市级奖3143项。同时,与高校合作成立AI教研员联盟实验校,利用人工智能辅助教学设计与学情分析,提升教学质量。
高新区(新市区)教育局教研室主任王振华表示,科技进校园活动,为同学们搭建了一座通往人工智能世界的桥梁,让他们得以近距离领略前沿科技的魅力,活动已连续走进辖区四所学校,为更多学生带来科技的启迪,助力他们成长为具备创新精神的未来人才。
来源:文/图 乌鲁木齐市第八十三中学 张德花
编辑:于秀
排版:伍淑晶
审核:于国伟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