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乌鲁木齐国家高新区(新市区)

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自发热食品消费安全提示

来源: 发布时间:2021-11-15 浏览次数: 【字体:

食品安全消费提示要方便更要安全

所谓自发热食品,其实是一种已经烹饪好的方便食品。它不依赖用电、明火等加热方式,只需要把凉水倒在包装自带的发热包上,利用二者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就能实现对食物的复热,从而“制作”出热气腾腾的美食。目前市面上常见的自发热食品花样繁多。既有常见的米饭、粥品、汤类,也有独具特色的米线(米粉)、冒菜、“自嗨”小火锅等。面对品牌众多的自发热食品,消费者除了依据口味选择外,购买时还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选择正规产品保障复热食用安全

目前我国自发热食品的标准体系仍在建设之中。尽管还没有专门针对自发热食品的国家标准,但自发热食品通常为预包装食品,消费者可以参照以下标准查验所购产品的合规性。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预包装食品标签标示应包括: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和规格、生产者和(或)经销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贮存条件、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产品标准代号等。

所以,消费者在选购自发热食品时,首先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同时注意观察包装盒体、袋体是否完整无破损。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购买标签信息不全的产品。

二、细看产品说明严格遵守操作流程

相比于操作简单、食用安全程度较高的方便面,自发热食品加热包自加热的操作安全性一直是自发热食品备受质疑的风险点,相关食品安全问题屡屡发生。现有的发热包主要有两类。一类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和氧化钙,其中氧化钙也就是俗说的生石灰,浇入凉水后会产生大量的热。另一类发热包是以镁、铁、铝这类金属与水发生的放热反应作为主要的发热源。因此,使用自发热食品时,一定要仔细检查发热包是否破损,并严格按照说明书正确操作。如发现发热包有露粉等现象,一定不要使用。使用时应用凉水与发热包反应,如添加热水或者开水,就容易因反应过快,导致发热包剧烈膨胀,甚至破裂。在加热时,应确保外包装上的透气孔或排气孔通畅,以免因蒸汽压力过大导致外包装突然开裂,发生烫伤等危险事故。食用自发热食品时,将其放置在隔热垫上进行加热,不要放在玻璃、塑料等台面上,以免发生危险。消费者要看护好儿童,在加热过程中尽量避免触摸外包装,待发热包不再反应,食品降至适宜温度后再食用,以免烫伤。在发热包使用后,应避免与水二次接触,导致再次发生反应。

三、食用场所需通风携带遵守相关规定

自发热食品消费在某些特定的场景与环境下是无法携带或食用的。发热包原料多以镁粉、铁粉、铝粉、生石灰等为主,而镁粉、铝粉属于航空危险品,中国民用航空局明令禁止随身携带和托运;因为自发热食品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可能会诱发烟雾报警,所以目前多地明确禁止在列车上食用自发热食品。有的消费者会在旅途中选用自发热食品,但应遵守相关规定,确保旅途安全。发热包原料与水反应放热时还会产生少量氢气。如果多人同时大量食用自发热食品,应选择空气流通好的食用场所。

附件【自发热食品消费安全提示.doc已下载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