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新市区)人民政府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高新区(新市区)人民政府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2024年,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区人民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一规划两纲要”,坚持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把政府各项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法治保障。
一、巩固提升依法履职水平。注重政治引领,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区政府有关会议部署、专题研究、集体学习的首要议程,全年组织政府党组理论学习14次,开展研讨交流活动24次,区政府领导带头参加自治区“法治讲堂·逢九必讲”法治培训,组织开展集中考法、任前考法3场、278人次,不断提升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推动工作的能力水平。
二、不断加强依法行政能力。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2024年,召开政府常务会议13次,集体研究决定重大事项179件,司法行政机关负责人常态化列席,法律顾问参与政府决策事项300余次,出具合法性审核意见书5份、法律审核意见书207份,不断规范决策程序,提高决策质量。出台《高新区(新市区)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和行政诉讼案件报告制度》,进一步明确行政应诉工作主体责任,严格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规定,2024年行政机关负责人100%出庭应诉。在履行践诺上持续发力,全面依法履行法院生效裁判,拖欠中小企业账款年度清偿任务全部完成。
三、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高标准推进政府系统机构改革,成立综合执法办公室,进一步加强乡镇(街道)综合执法队伍建设,发放执法证98张,推动机构设置更加科学优化、运行更加顺畅高效。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制定下发《高新区(新市区)行政执法监督制度》,开展3轮行政执法联合监督检查及案卷评查,以监督促规范、促提升。切实加强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区司法局加挂“区政府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局”牌子。持续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行政复议机构坚持依法审理、有错必纠,2024年共受理行政复议案件242件,纠错63件,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更好成效。
四、全面强化行政权力制约监督。广泛接受各方监督,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承办市、区两级人大代表建议61件、政协委员提案107件,办复率、满意率均为100%,贯通推进社会和舆论监督、审计监督、统计监督,推动政府各项工作在法治化轨道运行。在落实基层减负要求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区委、管委会、区政府重点工作部署和民生实事项目,明确督查重点,创新督查方式,加强跟踪问效,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着力提高政府督查工作的制度性、规范性,全年下发督查通知61期,形成督办报告83期,推动全区重点工作部署高效有序落实。深化政务公开,拓宽信息发布渠道,完善公众参与机制,聚焦民生重点领域及群众关切,动态更新主动公开事项,通过公告、新闻等发布1980条,双公示230条,政策解读4条,依申请公开33条。
五、持续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搭建政务服务元宇宙“云”大厅,上线全疆首个“数字政务门牌”,形成110个高频政务事项“白话办事指南”,设立自贸试验区高新功能区块政务服务专区,创新推出“延时服务”“证照免提交”等服务模式,“最多跑一次”事项比例达99.87%,“高新事高兴办”政务服务品牌持续打响。大力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活力,2024年全区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8万户,总量达9.24万户,居全市第一。
六、高质量发展在法治轨道上稳步前行。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强化产业支撑、创新引领、改革赋能,推动73个重点项目落地开工,招引项目72个;工业增加值总量居全市首位,非油工业增速保持在10%以上,医药制造业产值占全市85%以上;一对一实施“小升规”企业帮扶,新认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6家,总数达80家,优质工业企业总数再创新高;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体系建设,净增高新技术企业45家,总数达306家;多措并举激发市场潜能,组织大型商超累计开展800余场让利促销活动;大力开展特色文旅活动,接待游客、旅游收入分别增长14.7%和29.6%。实现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发展动能加速积聚,我区跃居2024年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第49位,跻身国家高新区第一梯队。
七、依法防范化解风险。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平台,建立运行多元一体、快速高效、协同联动解决矛盾纠纷工作机制。建成人民调解组织203个、行业性调委会11家,各级调解组织充分发挥化解矛盾纠纷“第一道防线”作用,坚持定期排查与专项排查相结合,2024年累计调解案件1814件,调解成功1793件,成功率98.84%,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吸附在市域、化解在基层。
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短板:一是法治意识树的不牢。个别部门单位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在围绕维护稳定、经济高质量发展、安全生产等方面,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欠缺。二是执法监督存在薄弱点。执法监督机制尚待完善,内部与外部监督之间沟通协调机制不健全,信息共享不全面,集约高效的执法监督体系还未充分形成。三是法治宣传工作不够深入。法治宣传覆盖面不够广泛、形式相对单一,应用新媒体宣传的力度需要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对城镇失业人员、流动人口的法治宣传有待加强。
2025年,区政府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聚焦法治政府关键环节,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更实举措纵深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一是持续提升领导干部法治素养。健全完善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做到学法与用法相结合、与推动经济发展相结合、与为民服务相结合、与政府自身建设相结合,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切实以法治思维服务改革创新、以法治方式护航高质量发展。二是持续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建立健全监督制约长效机制,持续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督促指导全体干部严格依法依规办事,进一步提升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三是持续深入抓好法治宣传教育。深入实施“八五”普法,构建多层次、全覆盖的尊法学法机制,突出法治宣传教育重点,创新普法形式,将普法融入法治实践,进一步提升全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
用户登录